骗拆迁安置,指的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或村委会干部等利用拆迁安置政策中的漏洞或缺陷,以不道德或非法的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利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性,通过签订虚假协议、虚假补偿金、虚假指标、虚假文件等手段骗取拆迁安置款项或土地补偿款等利益。
骗拆迁安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几种方式为:
1. 虚构拆迁人数。拆迁组织方虚报被拆迁人数,然后将虚高的人数与政府虚高的拆迁面积结合起来,以此来获取更多的拆迁费用。
2. 虚假安置。通过虚构房屋面积、装修标准、环境条件等内容进行欺骗,从而达到占用拆迁人财产的目的。
3. 虚报房价。拆迁方面为了让收到补偿的居民收益不高,会出现低估房价、增加面积等方式来降低补偿。
4. 无证建筑拆迁。对于拆迁对象是无证建筑的人员,拆迁方面往往会不顾市区规划、违规建筑等现实情况而进行强制拆迁。
骗拆迁安置不仅对拆迁户造成了损害,更是对拆迁政策的贻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政府部门造成困扰,导致拆迁政策的失灵,最终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同时,这也是一种城市治理漏洞,在加强司法、维护权益、加强公正监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和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