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公众的财产利益,所以必须得到切实的处理。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没有还清欠款,那么应该按照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属于行政管理范畴,主要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处理。部门首先要开展专项调查,查明所涉及的挪用公款的范围和金额大小,以及相关人员的身份和职位。同时,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必须严格保密,防止被涉案人员得到消息而逃匿。
一旦确定了涉案人员,政府部门应该立即对其采取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行政许可、停职或解聘等。针对贪污或受贿行为,还应该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对于挪用公款没有还清的情况,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比如罚款、查封财产、限制个人的出入境等,确保欠款得到及时偿还。同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教育和预防措施,加强款项管理和监管,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从根本上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
总之,挪用公款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必须依法追究责任,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