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将本单位的公款用于私人利益或其他非法用途,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单位的财务状况,而且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挪用公款的人员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对于挪用公款退还的情况,法律规定,如果挪用公款的人员能够及时退还挪用的资金,并向有关部门作出详细说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主动赔偿损失并好心悔过,并且未造成重大损失,那么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
然而,就算挪用公款被退还,也并不意味着不受法律追究,而只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人员将被追究非法侵占罪责任,最高可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如果情节较轻,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刑罚。
由此可见,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刑事责任和罚金,也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杜绝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坚守法律底线,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