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依法取得的用于建房居住的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宅基地是居住用地,宅基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也不能转让、抵押、出租。
由于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特殊性,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也就是说,农户只是取得了在宅基地上建房的使用权,但不是宅基地的所有者。在土地使用方面要遵守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规定,比如需要经过集体的批准,不能私自变更土地用途等。
此外,虽然宅基地不能出售,但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拆迁或被征收时,农户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有些地方还规定,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作为遗产传承给子女,并要求继承人按照规定缴纳相应的土地使用费。
总之,农村宅基地是由农户取得的使用权,但不是所有权。使用宅基地要遵守土地管理规定,不能违反土地法律法规进行买卖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