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是离婚程序中重要的一环,对于离婚协议的解释和贯彻,也要看离婚协议的形式。通常情况下,离婚协议书需经过公证,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核实、记录,并出具证明文书的过程。离婚协议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涉及到离婚后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其有效性必须得到确认,因此需要进行公证。
公证将离婚协议书纳入法律制度,并且可以起到证据保全的作用。如果没有公证,离婚协议书在发生法律纠纷时可能无法接受法院的认可,影响到离婚后双方的权益。此外,离婚协议书公证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还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
在公证时,签订离婚协议书的当事人需亲自前往公证处,同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证明,例如身份证明、结婚证、房产证、车辆证、财产清单等等。经过公证后的离婚协议书将被加盖公证机关的印章,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
总之,离婚协议书的公证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法律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助于减少法律风险。当然,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双方应尽量协商磋商,达成公平、合理、可行的方案,以促进家庭和睦,为双方的离婚生活创造更多的和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