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既有法律上的责任,也有道德上的谴责,其刑事处罚也是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的。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根据挪用的金额数不同,其相应的刑事处罚也不同。
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下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500万元的,应当判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挪用公款30万元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具体刑期的长度,还需要结合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确定最终的判决结果。
总之,公款是属于国家财产,挪用公款不仅是对国家财产的侵犯,也影响到社会的信任和公众的利益,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公款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公款的安全,并严惩各种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