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时房屋补偿协议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补偿方式:补偿应当以货币形式进行,且应当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补偿标准进行合理补偿。
二、补偿金额:应当根据房屋的面积、建筑结构、区位等因素确定补偿金额,并应当有价格评估机构或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评估报告。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转移:被拆迁户如果拥有宅基地使用权,应当在补偿协议中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转移问题。
四、迁出时间及费用:在拆迁协议中应当明确被拆迁户的搬迁时间及相关费用,如搬迁费用、装修费用、水、电、气等使用费用。
五、安置问题:拆迁协议中应当明确被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如是否提供新房、补助安置费用、提供租赁房屋等。
六、文化遗产保护:如果拆迁房屋属于文化遗产,拆迁协议应当针对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并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七、争议处理:拆迁协议应当明确争议处理方式,如签署仲裁协议等。
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前,被拆迁户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个人利益被损害。同时,政府也应当认真处理好拆迁补偿协议,充分保障被拆迁户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