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宅基地的土地和房屋两部分。根据我国《宅基地法》的规定,农村宅基地是指集体所有制土地上划定给农村居民个人家庭建房居住的土地使用权。因此,农村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是属于集体所有,而不是归农民个人所有。
然而,在《宅基地法》中也规定了,土地使用权持有人有权在宅基地上建房居住并享有使用权利。因此,农民在拥有自己的农村宅基地时,可以对宅基地上的房屋享有产权。
具体来说,农民在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后,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办理房屋产权证,从而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这样一来,农民就可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造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房屋,并且能够享有该房屋的经济利益。
总体来说,农民在拥有农村宅基地时,虽然不会直接拥有土地的产权,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办理房屋产权证等方式获得房屋的产权利益。这就为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也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