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在城市更新、土地征收等过程中,政府或相关部门与涉及的居民或单位就拆迁补偿费用、房屋迁移等问题所达成的一份协议。在此协议中,双方就拆迁补偿事项、时间、金额等进行协商并签订合同。但是,有些居民或单位在签订拆迁协议后,对协议达成的金额或内容不满意,怀疑补偿金额不足或补偿计算方式不合理等,想要起诉。
实际上,在签订拆迁协议后,就默认居民或单位已经同意此协议的内容和补偿方式。因此,如果居民或单位想要起诉协议中的问题,需要证明合同存在违法情况,例如未按照相关法规和程序进行、未进行合理的评估、未公示评估报告等。
如果居民或单位认为协议中的条款不合理或发现协议存在违法情况,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在诉讼前,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搜集证据,并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咨询和辅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避免擅自更改协议内容或拒绝签署,以免影响后续的维权铺开。
在“双重补偿、三重补偿”等政策实施下,拆迁补偿金额高于以往,但也需要合理规划,避免拆迁过程中出现违章建筑、房屋异地重建等问题。因此,居民或单位在签订拆迁协议前,需多方考虑,依照市场价格参考、了解政策规则等,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