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规定了对挪用公款的处置措施。如果在教育事业中挪用公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其有关法规,将会采取以下措施:
1. 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教育单位的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已经涉嫌犯罪,将会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进行刑事追究,而且按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 行政处罚。如果教育单位的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没有涉嫌犯罪,将会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进行调查,并据此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行政处罚的内容包括撤职、开除、罚款、降职等,具体的处罚方式视挪用公款的情节和数额而定。
3. 经济赔偿。如果教育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挪用公款给学校造成了经济损失,将会被要求赔偿相应数额的损失。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已经被查实,那么工作人员必须将挪用的公款返还给国家,并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
总之,教育法对挪用公款的处置是非常严厉的。从刑事追究到行政处罚再到经济赔偿,都是针对挪用公款的严厉打击,并且要求严格执行,以维护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