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拆迁安置楼房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保障城市更新建设需求,政府组织拆除农村自建房屋,并利用拆迁补偿资金,在城市周边或者新农村建设安置房屋供农民居住。对于拆迁安置楼房的赔偿标准,在我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出规定,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置房面积的赔偿
安置房的赔偿标准第一位,通常是房屋面积。在国家法律规定中,农民自有房屋在被拆迁时可得到的周转房等房产用地补偿标准,可以作为拆迁安置房的面积赔偿标准。例如,目前,北京市的农民拆迁安置房面积赔偿标准为:50平方米以下30000元/平方米,50-90平方米40000元/平方米,90平方米以上50000元/平方米。
2. 拆迁补偿费的赔偿
拆迁补偿费用是指针对农民因为房子拆迁而发生的人身及生活损失的赔偿。拆迁补偿费用的计算方式,通常按房屋底价(也称为拆迁公告底价)、适当的经济补偿费等加权平均值来计算。拆迁补偿费用的计算过程根据不同的省市政策、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 拆迁安置房的质量赔偿及违约赔偿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有义务保证安置房的质量,保证安置居民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质量。如果发现安置房屋或其他配套设施存在质量问题或有违约行为,居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
总的来说,对于村里拆迁安置楼房的赔偿,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确保农民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落实好“拆迁多、安置好”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提高农民居住条件,加快城市更新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