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拆迁是不可避免的一环。由于需要拆除旧有房屋,给新建设项目或基础设施建设腾出空间,拆迁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然而,在拆迁过程中,拆迁安置房的实际面积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拆迁安置房关系到拆迁户的住房安置问题,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拆迁安置房实际面积究竟有多少?首先,按照《城市拆迁与城市重建管理条例》的规定,拆迁安置房的建筑面积应当不低于被拆迁房屋的合法建筑面积。也就是说,拆迁安置房的面积应该与原本被拆迁的房屋面积相当,以保证拆迁户在换房后的住房条件不会变劣,不会受到住房面积的影响。
然而,实际上,有些地方的拆迁安置房并不是按照规定来的。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往往会以不实际或虚假的手法,实际面积比标称面积小的情况也由此产生。例如,有的开发商在计算安置房面积时会“挑高层高”,在实际建造时,将实际层高降低,间接减少实际面积;又如有的开发商在房屋设计中设置了不合理的隔断,虽然面积看上去相当,却实际上浪费了空间,导致实际面积不足。
对此问题,国家建设部曾在2012年颁布《建设部关于规范房屋交易中房屋面积表示的通知》,要求在房屋面积标识中,要区分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两种面积概念,并且明确表述其定义和计算方法,以保障购房人权益。然而,实现标准化要求还需要各方努力,才能在拆迁安置房实际面积问题上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