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应交公款或者公共财物据为己有或者用于自己或者他人的消费、投资、偿还债务等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贪污罪或者受贿罪。
根据挪用公款的情节和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期和罚款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如果挪用公款三百万,根据刑法规定,大部分情况下将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属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法律严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不违法、不违规,遵守法律、遵守纪律,共同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