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纠纷指的是农村居民在宅基地的使用、处置等方面发生的各种争议和矛盾。这些纠纷常常涉及土地权属及使用权、补偿与赔偿、承包责任、协议违约等问题。如何搞好农村宅基地纠纷?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强化法制意识
解决农村宅基地纠纷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尊重法律法规,避免采取诉讼外的手段解决问题。
2. 做好调解工作
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理解双方利益诉求并适度反映在调解方案中。注重宣传,防止一些双方有过大期望不能得到满足而破坏调解。实行跨越式调解,提高政府调解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3. 动态化规划
要将农村宅基地规划作为重要任务,制定具有针对性、适时性、前瞻性的农村宅基地规划,避免农民盲目对外出卖宅基地,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 实施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扶持农业生产,减轻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压力。出台具体政策,对年老体弱、无楼房或住房危险或困难的宅基地使用者给予补偿和帮助,阻止因住房问题而走向城市。
总之,要解决农村宅基地纠纷问题,需要多方面合力,加强法制意识、做好调解工作、动态化规划、实施政策扶持才能取得实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稳定健康的农村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