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指离婚双方在特定的程序下,达成的一项协议。在协议中,夫妻双方会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婚姻债务等多个方面进行协商,并在协商过程中达成一致。如果协商成功,夫妻双方就可以自主地离婚。然而,有时候法院对离婚协议不予调解,那么该怎么办呢?
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法院一般都会把和解和调解这两种方式看作是解决争端的第一种途径。和解和调解都是在法院作为第三方的陪审下,通过协商达成的一种解决方案。在离婚纠纷中,离婚协议就是一种常见的协商方案。
但是,如果法院认为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公正或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就可能不予认可或调解离婚协议。这时,离婚协议就无法产生法律效力。这时,夫妻双方可以选择重新协商或者让法院宣判。
如果双方重新协商,一定要注意协商的过程,不能出现协商过程中的压迫、欺骗等问题。如果协商成功,可以再次提交给法院审查和认定。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选择让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宣判。
在选择让法院宣判时,可以提交适当的证据和材料,以便法院能够认真审查,并做出公正的判决。如果法院宣判的仍然是不公正的,双方还可以采取上诉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如果离婚协议无法得到法院的调解,不要着急,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解决。对于离婚纠纷,双方应该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协商,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