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建造住房和生活设施的基础设施用地,属于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正在大力推进,对农民来说,确权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稳定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宅基地确权的实践经验表明,要使农民合法持有自己的宅基地权益,不仅需要进行地籍调查、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批准公告等环节,同时还需要符合地方政策及法律的要求。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农民才能最终完成宅基地的确权。
在实际操作中,宅基地确权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预审及办理。预审阶段是宅基地确权的前置条件,主要是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宅基地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包括居住人口、绿化面积、建筑高度等要求。通过预审后,进入办理阶段,主要包括申请、审查、核定、公示等程序。
目前,《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市民住房专项行动计划》、《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规政策,都在逐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加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防止非法占地和乱建房屋等现象,同时还为宅基地的评估、估值、交易和贷款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宅基地确权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民本身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不断加大宅基地确权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同时,农民也需要主动了解宅基地确权政策、规定,积极参与宅基地确权工作,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