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一致提出离婚申请,并签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是夫妻自愿达成的协议,其内容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这种方式在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夫妻间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矛盾和问题。
然而,如果当事人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其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例如违反财产分割原则、不合理的子女抚养安排等等,导致对于一方的权益损害,就可能会存在违法问题。
此外,如果离婚协议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就算被双方自愿签署了协议,也是无效的。如果当事人私自生效离婚协议中违法内容或者违反离婚程序,将会受到行政处罚或司法制裁。根据最新修订的《刑法》规定,虚假离婚及逃避债务等婚姻违法行为,将被认定为离婚诈骗,属于犯罪行为,其行为人将受到法律制裁。
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当事人应该认真了解协议内容,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理、公正,对双方权利均有保障。避免出现违法,危及自身及他人权益的情况。如若不是此类违法行为,夫妻签署的离婚协议生效并不会受到刑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