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夫妻双方应该根据自己的财产状况、经济能力及家庭现实情况,制订出一个合理的财产划分方案。这样在离婚时,就可以依据协议中的规定来分割财产,避免因离婚而引发各种矛盾。
如果签过婚内财产协议的夫妻离婚,那么按照协议的约定来分割财产。通常来说,婚内财产协议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约定共同财产的份额;另一种是约定各自的财产和负债。在协议中,夫妻可以约定将共同财产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分配,或者约定每个人的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只有共同财产需要平分。
当然,如果在离婚时发现协议中的一些条款已经不适用,夫妻双方可以商议修改协议,达成新的协议。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夫妻双方的协议存在合法性,必须经过公证或者法院认可后才能生效。
总之,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可以为夫妻双方在离婚时避免再次产生财产纠纷,因此在婚姻关系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夫妻可以考虑签署婚内财产协议,并在离婚前充分考虑协议条款的合理性和是否适用,以免引起财产分配的复杂和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