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后双方达成的一份法律协议文件,其中规定了夫妻双方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具有法律效力。而析产则是将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进行清算,按照约定的比例分配。
在离婚协议中对财产进行分配时,双方可以约定是否对共同财产进行析产,但是根据中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共同生活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都是夫妻共同所有的,具有共同所有权。因此,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不对共同财产进行析产,实际上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夫妻双方都没有财产、财产比较简单、夫妻双方已经有了分配财产的协议等,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不对共同财产进行析产。但是要注意,这种情况下的约定仅仅是对共同财产进行不析产的协议,并不代表对财产分配的规定无效。在离婚协议中,还需要对财产的分配进行具体约定,以保障离婚双方的权益。
总的来说,离婚协议中拟定财产的分配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能过于追求简便或者机械地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协议。如果双方有异议,可以通过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协助,达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方案,从而保护自身的权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