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确权是指经过相关程序,将农村住宅用地权属确定并颁发产权证书的过程。确权后,宅基地的使用、转让、抵押等都将更加安全和方便。但是,仅仅拥有产权证书并不能让宅基地“自由发挥”,还需要在相关规定下进行建设和使用。
首先,宅基地确权后可以用于居住,但是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例如,规划部门要求农村住房的建设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出规定。同时,居住者还要尊重环境、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确权后盖房子需要符合规划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面临拆除等后果。
其次,宅基地还可以用于种植、养殖、建设农业设施等。这些使用也需要符合相应规定,例如,耕地占用应在政府批准的计划内,并符合土地质量保护要求。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产权证书虽然是法律的保障,但是其有限制性质。例如,不能将宅基地与土地使用权一同出售、抵押,不能进行分割等。因此,在使用及处理宅基地时,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及政策。
综上所述,确权后的宅基地可以进行居住、种植、养殖、建设农业设施等,但是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在盖房子、建设设施等方面也需要依据规划和法律法规要求。建议农民朋友们在确权后,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遵守法律法规,更好地享受宅基地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