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后双方自愿签订的协议,主要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老人等问题。虽然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协议,但是在法律上却是有强制执行力的。
首先,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协议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家庭的利益,不得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这意味着离婚协议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如离婚协议中涉及财产的分割、房产的划分等问题,都必须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离婚协议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它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
其次,离婚协议也可以通过法院的确认来使其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双方的离婚协议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就可以由法院依法进行确认。在确认后,离婚协议就具有强制执行力了。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离婚协议,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就会依照协议内容进行强制执行。
最后,离婚协议如果涉及赡养老人或者子女抚养的问题,那么它就更具有强制执行力了。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了赡养老人或者子女的抚养问题,那么这些内容都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如果协议中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赡养或者抚养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进行强制执行保障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离婚协议是有强制执行力的,但是前提是该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协议中违反了法律规定,那么它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同时,离婚协议也可以通过法院的确认来使其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起到制约双方当事人行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