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离婚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双方都已经同意了协议中所规定的事项,并且协议已经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离婚后一方再次提出告诉,通常是很难获得胜诉的。
这是因为离婚协议本质上是一份法律文件,而法律文件的效力是非常强大的。在签署协议之前,双方需要认真考虑所有事项,并在协商过程中尽可能达成一致。一旦双方同意并签署协议,协议就成为了一份正式的法律文件,并且被认为是双方之间的约定,双方必须按照协议履行。
当然,有些情况下,离婚协议可能会存在不合理或不公平的条款,这时候一方可能会提出来告上法庭。比如,一方在签署协议时可能处于不公平的地位,或者协议中存在违法或损害公共利益的条款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裁定协议无效,并要求双方重新谈判达成新的协议。
此外,如果离婚协议签署后,双方之间出现了新的情况,例如一方失业、生病等等,导致协议无法履行,双方也可以通过法院审判来修改或终止协议。
综上所述,虽然离婚协议一旦签署就具有很强的效力,但如果双方之间存在违法、不公平或者新情况之类的问题,一方依然可以通过法院来修改或终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