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户口确权,是指将农村居民在农村宅基地上的居住权、土地权、同等公民的法律地位等权益,依法予以确认,并在户籍管理中实现登记。它是维护农村居民合法权益、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具体操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行政确权方案。按照政策和法律规定,制定相关行政确权方案,并公示公告,让农民了解核实相关信息。
二、现场测绘和普查。由相关部门进行宅基地的实地勘测,测绘出宅基地的具体位置、面积、形状。同时,对宅基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权属争议等信息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宅基地档案。
三、建立宅基地登记档案。对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经过测绘、普查核实居民权益后,建立宅基地登记档案。
四、经审核确认宅基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当宅基地登记档案建立完毕后,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认,确认宅基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并进行纠正错误信息。
五、公布和办理户籍身份调整。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后,须完成户籍身份调整和迁移手续,令该户实现户籍办理。同时,要让相关部门公布最终确认的宅基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以便农民知晓。
总体来说,农村宅基地的户口确权需要经过测绘、普查、确认、调整等多个环节,确权过程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农民一定要积极主动配合,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