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就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视、赡养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的一份协议书,其具有合法性和约束力。然而,在一些离婚案例中,有一方在达成协议后,却出现了不履行协议或者是一些过错行为的情况,那么在协议离婚后,能否诉讼过错赔偿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离婚协议达成后,双方对财产的分割、抚养子女等都会在协议上写明,因此如果有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协议。这时,如果执行没有达成协议内容,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追偿。
其次,如果离婚协议达成后,一方出现了损害另一方合法权益的过错行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比如,离婚协议中约定分得一部分财产,但是协议达成后一方却自行决定了财产的分配,另一方可以仍然向法院起诉要求执行协议。如果一方通过欺骗、威胁等手段,使得另一方在离婚协议中达成的结论与其真实意愿不符,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再次,如果离婚协议中没有涉及到对方的过错行为,另一方也不能向法院起诉追偿。因此,在离婚协议中,需要明确规定一方的过错行为内容,否则一方存在过错行为,另一方仍然无法获得追偿的权利。
总之,一旦离婚协议达成,不履行协议或者是一些过错行为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追求自己的权益。因此,在协议离婚的时候,需要明确约定对方的义务和责任,从而保障自己的权益,避免日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