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政府因公共项目需要对个人或企业房产进行征收,为此与被征收人达成的协议,内容包括房产征收、搬迁补偿和相关手续等。那么,拆迁协议可以保留多少年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拆迁协议应该保留至少10年以上。具体来说,根据《档案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签订合同、协议的,应当将其合同、协议以及有关材料、证据保存至少10年以上。而根据《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协议有关当事人应当在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征地办公室提交协议书,征地办公室应当在收到协议书之日起30日内向当事人发放补偿款。而补偿款发放完毕后,当事人可以在10年内对征收决定和责任者的决定提出异议和索赔。因此,拆迁协议必须保留至少10年以上,以备可能出现的异议和索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法律规定最低保存时间是10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拆迁协议可以长期保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拆迁协议不仅涉及到征收、搬迁等事项,还牵扯到后期的房产买卖、继承、交易等事宜。如果过早丢弃协议,当出现纠纷、争议等情况时,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因此,建议将拆迁协议、所有相关手续、凭证、证明文件等保存适当时间,以免出现相关纷争时无法提供证据。
最后,虽说拆迁协议的保留时间法律规定最低只有10年,但个人或企业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长期保留,防止出现后期的索赔等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