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协议,用于规定离婚后双方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债务处理等事项,在离婚程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签订离婚协议并不能代表着一定能够离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明离婚协议后能否离婚。
首先,在我国离婚需要进行司法程序,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先要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此时,离婚协议只起到指引作用,不能代替离婚诉讼。虽然离婚协议中的内容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但还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核和确认,才能成为离婚的依据。如果经过法院审核后发现离婚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离婚双方也不能按照协议离婚。
其次,如果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之后,又发生了其他的事情,导致无法执行离婚协议,也不能离婚。比如,如果其中一方没有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或者财产分割方案争议产生,或者有子女抚养问题,导致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就不能按照协议离婚。
最后,一旦签订离婚协议,离婚双方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都没有提起离婚诉讼,协议也就失效了。因为,婚姻关系需要依法解除,而离婚协议并不能依法解除婚姻关系。所以,如果离婚双方在协商后长时间未提出离婚诉讼,很可能与离婚协议失效相关。
总之,离婚协议只是离婚的一种方式,只有在司法程序的规定下,且同时符合协议的规定,才能真正实现离婚。当然,维护协议的合法性、及时履行协议约定至关重要,否则制定离婚协议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