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一名公职人员挪用了公款,即使不足万元,也会被追究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挪用公款是违反国家财经管理规定的行为,涉及到“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等法律责任。
一旦发现公职人员挪用了公款,首先需要立即停止该行为,并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如果调查取证确认挪用金额确实不足万元,可以按照《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基本规定》和《公务员处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分,比如责令返还、行政警告、扣发工资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预防和惩治挪用公款的措施,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控,明确支出范围和用途,加强审计监督,加强法律教育和廉政教育,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
总之,挪用公款不论金额大小,都是一种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惩处,同时要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从制度和人员教育两个方面入手,确保公款使用的合法、规范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