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建造的住房用地,是农村居民基本的住房土地,是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具有宅基地的农村居民可以在其宅基地上建造住房,享有使用、收益和传承的权利。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农村宅基地所在地变得尤其具有发展潜力,而一些开发商或权力者通过各种手段,将农村宅基地占为己有,甚至拆除农村居民的房屋建设新的高层楼房或商场,使得农村居民失去了居住平台。
确实,有些农村宅基地超过规定占地面积了,这种情况可以不用拆除。国家出台的宅基地政策对宅基地面积有规定,但相应的手续等问题,如居民身份证明、土地证书等,政府的保障机制不足,有时还难以及时、全面地不断更新宅基地政策。所以,对于一些宅基地规划面积超标的情况,可进行合法的测量和调整后重新划分,而不需要拆除既有的房屋。
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尤其是要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加强对宅基地的规划、测量、审批、监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对于那些侵占农民合法权益、破坏生态环境的违规行为,应当严肃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惩罚,保护好农民们的利益和宅基地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