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的协议书,一旦签订生效,其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在离婚协议中,往往包含有双方协商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视权等方面的约定,以便于双方在离婚后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财产和解决子女抚养问题。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婚协议中一方不得婚嫁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六条规定,女方年满二十二周岁,男方年满二十四周岁,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结婚。因此,任何一方签订离婚协议时都不能包含对方不得婚嫁的约定。
如果在离婚协议中出现不得婚嫁的内容,那么这样的约定将被法律认定为无效。如果其中一方已经再婚,那么该约定就更加没有法律效力。因此,如果我们需要签订离婚协议,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中任何一方不得婚嫁的约定都是违反法律的,其效力将被法律所否定。在签订离婚协议的过程中,双方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规定,依照法律程序来分割财产和解决子女抚养问题,以避免日后出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