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挪用公款是指在管理、使用公共财物时,将公款私自据为己有,用于个人消费或其他非法用途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挪用公款一万元应该被判什么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职务侵占罪。具体来说,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职务上的便利,占有本单位的财物或者非本单位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挪用公款一万元,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犯罪行为,应该被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职务侵占的罪刑幅度较广,刑期一般在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挪用公款一万元的行为,如果情节较轻的话,可根据法律规定从轻处罚,也就是量刑可以在法定刑之下作适当减轻。另外,如果能够积极赔偿挪用的公款以及主动认罪悔罪,同样可以予以从轻处理。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极为不合法的行为,会对公共财产和社会治理造成较大的损害。对于挪用公款一万元的行为应该从重处罚,同时在实际运用中应当充分考虑其主观和客观因素,切实加强对职务侵占犯罪的打击力度,让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