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居民住房用地,是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保障。宅基地的规划建设涉及到土地的使用、土地承包、耕地保护等问题,其规划及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受到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以往农村宅基地大小多为170平方米,这也是农村宅基地的最小配套面积,但是现在,国家政策也允许农民拥有更大面积的宅基地。据《农民日报》报道,目前三四线城市以及乡村地区的很多地方,都在鼓励农民购置更大的宅基地。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允许农民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经济条件购置宅基地,该地就不再执行最低限度的宅基地面积限制,而是按照该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宅基地面积,从而鼓励农民增加宅基地面积,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有一些地方规定,若农民购置的宅基地面积超过了最低配套面积,便可以分割出一部分出售给其他村民,这样就可以实现集体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综上所述,虽然以前的农村宅基地最小配套面积是170平方米,但现在很多地方政策允许农民购置更大的宅基地,不再局限于170平方米。因此,在合法的前提下,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建设自己的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