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时,双方达成的一种协商一致的结果,对于离婚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权、赡养费等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离婚协议并不是最终的法律裁决,如果协议中涉及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履行或者需要更换、修改,当事人有权进行诉讼解决。
首先,离婚协议并不能完全排除当事人起诉诉讼的权利。虽然离婚协议可以减少诉讼的发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离婚协议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即使签订了协议,也无法执行,光是协议本身就无法解决问题,那就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其次,如果离婚协议被某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比如,离婚协议中规定双方婚姻财产分配一定比例,但是离婚后对方方面不履行约定,那么对方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分配协议。
最后,如果离婚协议中含有侵犯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等条款,被当事人提出异议,向法院提起诉讼也是有法律依据的。因为离婚协议虽然具有约束力,但应该是合法的,合理的,并不会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不是最终的法律裁决,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应该仔细考虑其条款的合理性和法律效力,同时对于协议的履行也要保持警惕性,如果遇到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完全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