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纠纷属于民事诉讼,是指因城市建设、改建等需要而进行拆迁,双方签订拆迁协议,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造成纠纷的一种民事法律程序。拆迁协议纠纷在我国属于常见的民事争议之一,其涉及的主要问题为:
一、权益纠纷:拆迁赔偿金额是否合理,补偿内容是否完全,补偿方式是否合法,等等。
二、程序纠纷:拆迁程序是否合法,拆迁方是否依法通知,补偿方案是否公示,公示是否合法,等等。
三、合同纠纷:拆迁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否真实、有效、合法,协议内容是否清晰、明确,等等。
四、其他纠纷:如未经土地使用权人同意强行拆迁等争议。
在处理拆迁协议纠纷时,应首先判断合同的有效性,并查明事实。当合同无效时,地方政府与业主之间必须采取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问题。如果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则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争议。此时,业主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索赔相应的经济损失。
在拆迁协议纠纷中,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有关当事人应该妥善处理好与拆迁单位的关系,避免情绪化的表现,保持理性和耐心,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量减少诉讼成本,维护与拆迁方的良好关系,同时也让法律真正地发挥其公平公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