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应该及时立案追究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挪用公款立案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收集证据:企业挪用公款立案的第一步是要尽可能收集全面、准确的证据,包括相关资金流转记录、财务报表、收支凭证等。
2.报案:收集证据后,企业应该向公安机关报案,表明自己挪用公款的情况,并将证据提供给公安机关。
3.立案:公安机关会根据收集到的证据以及相关调查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决定立案,需要签发立案通知书,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传唤。
4.侦查: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进一步侦查,调查事实、收集证据、核实财务数据和现场情况等,以确定挪用公款的具体情况。
5.审查起诉:侦查完毕后,公安机关会将侦查结果和证据移送到人民检察院,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起诉,如果决定起诉,则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的来说,企业挪用公款立案的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在2-3个月之内能够完成。应该强调的是,在立案之后,企业必须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有关证据和情况,积极配合取证工作,如实向司法机关交代问题,保持对案件的高度关注,加快案件进程,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公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