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可以约定离婚自由,但其法律效力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婚姻关系是法律关系,离婚需要遵循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纯粹的“离婚自由”是不存在的,离婚必须经过法院的判决,而不能单方面决定。因此,协议中约定的“离婚自由”应当理解为当双方都同意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协商解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宜,以便快速有效地完成离婚手续。
其次,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协议约定离婚自由,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双方必须自愿离婚。协议约定离婚自由,必须是双方共同自愿,并在没有任何强制、欺骗、威胁等不正当行为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二是要符合法律规定。双方协议中约定的离婚自由,不能违反婚姻法的规定,也不能侵犯其他方的合法权益。比如,协议中规定财产分割不公正、子女抚养、教育权利等方面不合理的内容,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三是表达清晰明确。协议应当清晰明确约定离婚的具体时间、解决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相关事宜。
综上所述,协议可以约定离婚自由,但实现该约定需要双方自愿、法律合法、表述清晰具备三大要素,并需要经过法院审查、确认,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在签订协议前,双方应该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