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根据不同情节,挪用公款的判决可能不同。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小,比如3900元,一般来说,判决可能也会比较轻。
首先,对于挪用公款这种行为,在行政/纪律管理上,可能会受到记过、警告等处理。但是从刑法角度来看,挪用公款会面临罚款、拘役、徒刑等刑罚。
通常来讲,如果发生的金额比较小,比如3900元,可能会被判处罚款数额在1至3万元之间。如果情节较轻,可能会只被判处罚款数额在3000元左右,同时有可能因情节较轻而免予刑事处罚。
在罚款的情况下,一般会根据被判者的经济能力而定,比如说没有经济能力的被判者可能会被细节短期监督,而如果经济比较宽裕的话可能会被判处高额罚款。同时,被判罚款的金额可能要加上挪用公款的具体金额,以保证判决的公正性。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判决会因情节的不同,而决定具体的处罚方式和力度。无论如何,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