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在职务行为中,将属于公共财产或者捐赠、赠与的财产,用于自己或者他人的消费、投资或者其他非法目的,或者将属于公共财产或者捐赠、赠与的财产据为己有。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社会、对国家的宏观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挪用公款是一项违法行为,因此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会被定为贪污罪或者受贿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中侵占公共财物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处罚金。”根据这条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外,挪用公款还可能被追究民事、行政责任。在民事赔偿方面,挪用公款可能给国家、社会和公共利益带来损失,因此,相关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行政方面,挪用公款的行为一旦被查实,除了可能受到处分和清退,还有可能被禁止进入公职或者担任公共职务。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项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违法者将受到刑事、行政和民事各种方面的严格追责。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公共财产,爱惜国家资产,从自我做起,杜绝一切挪用公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