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人是指依法具有代理权并代表未成年人或其他受保护人的成年人。在我国,法定代理人需具备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无滥用权力等负面记录等条件,由法律规定的人或机构任命。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委托监护人、民政部门等。
法定代理人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活的照顾和关注,说明法定代理人具有抚养义务和抚养责任。法律上规定,法定代理人应当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有义务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照顾、抚养和教育。这意味着法定代理人应该把未成年人的权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好照顾抚养责任,保证未成年人的正常成长发展。
同时,法定代理人也应该在行使抚养权时,遵循人格尊重、重视未成年人权益、善意原则等基本要求,不得滥用权力、侵害未成年人利益等。法律也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财产,法定代理人有管理责任,但不能滥用职权,应在未成年人利益和财产安全基础上进行管理和支配。
综上所述,法定代理人具有抚养义务和抚养责任,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抚养职责,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与此同时,法定代理人在行使抚养权时也要尽到管理责任,不得滥用职权,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