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在离婚期间达成的书面协议,旨在规范离婚双方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当双方签署后,离婚协议就成为双方之间约定的法律文件,用以规范离婚后的各种事宜,使离婚过程更加和谐、顺利。
离婚协议签署后,其效力具体视当事人签署协议的情况而定。如果离婚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且双方自愿、真实地在协议里表达了共同意愿,则离婚协议在司法适用中是合法有效的。在司法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交离婚协议作为证据,对于无争议的事项法院会直接采纳双方约定的内容,加以确认。
但是,如果离婚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或由于其中一方的欺诈等行为导致另一方在签署协议时处于不平等地位,那么该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此外,即使离婚协议未违反法律规定,但如果离婚当事人在未知情的情况下隐瞒了很关键的财产信息导致协议签署后重大变动,那么该协议的效力也可能被否定。
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前,离婚当事人应该充分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并确保双方对协议的理解和认同。如果离婚协议涉及到重要财产或抚养子女等关键问题,建议当事人寻求律师咨询,并开展谈判、协商、达成协议等工作。
总之,离婚协议签字并不是万无一失,在法律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议才是有效的。离婚当事人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务必在寻求律师咨询和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保证离婚后能够顺利过渡和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