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非法占有或者使用本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公款,数量较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挪用公款的罪行,根据其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作出相应的刑罚。一般情况下,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刑期也会相应加重。
具体来说,在挪用公款金额达到310万元的情况下,刑期的判决应该是较为严格的。如果属于普通情况,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罚,同时可能还会处以罚金并剥夺政治权利。
如果情节尤为严重,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甚至是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对于挪用公款罪还可以采取缓刑、监管罚金等措施,具体需要视情况而定。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财产利益,同时也侵犯了公民的权益。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