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在担任公职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公共机构或组织中从事的职务行为中,以不正当的方式占有或使用公款、公物等公共财产的行为。这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极其危害社会的行为。对于挪用公款,国家法律规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所判的刑罚也不同。
关于挪用公款13万判多久的问题,首先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这13万是在公职人员转移公款、侵吞公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金额,且构成了犯罪,可能会被判处较严厉的刑罚。如果没有构成犯罪,那么就需要根据违纪违法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通常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进行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犯罪分为三类,数额不等,分别是5000元以上未达10万元的,10万元以上未达100万元的,以及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的人员挪用公款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未达1000万元的,这些都可能被判刑。如果是前两种情况,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未达1000万元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然,在判决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例如有没有赔偿的行为、有没有积极退赃、是否能够认罪悔改、有无前科等等,都会对判决结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13万的行为与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小,但如果构成犯罪,仍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没有构成犯罪,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无论如何,挪用公款行为严重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