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签的离婚协议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签订协议时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以及签订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一般来说,焦虑症患者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导致无法理性地考虑协议内容,从而影响双方的利益。此时,如果签订协议的一方在签订时患有焦虑症可能会影响协议的有效性。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签订离婚协议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能使协议有效。首先,协议双方需自愿签订协议,没有任何强制、欺骗、威胁、贿赂等不当手段。其次,协议内容需要具有合法性,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且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最后,协议内容应该是公平合理的, 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
因此,如果签订离婚协议的一方存在心理疾病的情况,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可能导致其缺乏正常思维能力,导致协议可能不合法。此时,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协议的签订过程和内容不符合以上法律规定,协议是无效的,且需要重新签订或通过诉讼解决。
总之,要确保签订的离婚协议有效,应该在签订之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避免受心理障碍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如果觉得自己无法面对签订协议的情况,可以考虑聘请律师协助签订,确保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合理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