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文件,它记录了离婚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协议内容。离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离婚双方的权益。但是,离婚协议是否需要公证呢?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协议是需要经过公证的。当离婚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内容应该在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公证机关会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核实离婚双方真实意愿和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公证之后的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等同于法院的离婚判决书或者调解书。
如果离婚双方没有经过公证,仅仅是私下达成的协议,这种协议就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如果离婚协议没有公证,离婚后出现了一些问题,相关协议内容无法被作为有效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如果离婚双方没有经过公证,但是已经签订了离婚协议,并且已经生效了,也是不规范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协议依然存在法律上的风险,当其中一方出现意见变化或者更改协议内容时,很可能会发生争议,导致离婚双方的权益受到损失。因此,建议离婚双方一定要经过公证,使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至于如何进行公证,可以咨询当地公证机关的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