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和信誉。因此,挪用公款是可以立案追究责任的。
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将应当用于公共事务的公共资金,据为己有或用于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用途。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务员廉洁奉公的基本准则,而且是对公共财产的公然侵占,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还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因此,一旦发现有公职人员挪用公款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立案,追究其责任。如果立案成功,其将面临法律制裁和职务违纪处理。具体的处理方式可能包括政府内部处理、司法惩处、党纪追究等。其中,司法惩处较为常见,包括拘留、刑事处罚、罚款等。如果是较严重的情况,还可能会被撤职、开除出党等更加严厉的处理方式。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发现有人挪用公款,应该及时立案,追究其责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公职人员的廉洁形象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