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违反了法律法规中关于公款使用的规定,侵犯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挪用公款的行为是不能被容忍的。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挪用公款单位该不该起诉的问题,需要分析具体情况。虽然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是犯罪行为,但是仅靠挪用公款本身是不能决定是否对责任人进行起诉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挪用公款的数量、实施的方式和目的、事发的情况以及挪用公款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实际损失等。
在某些情况下,因为挪用公款的数量和情节较轻,可能会被认为不需起诉。比如说,如果单位只是因为急需资金才挪用了少量公款,并且已经退回了挪用的款项,那么法院会酌情从轻处理,可能不会对责任人进行起诉。
但是,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量巨大,或者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挪用公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那么责任人不仅会被起诉,而且可能会被判刑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的行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起诉与否需要综合考虑。无论如何,单位应该始终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公款使用,严厉打击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