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会严重损害社会公信力,破坏社会治安。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罪犯,法律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的刑期是根据挪用金额的大小而定的。如果挪用金额超过10万元,就要面临刑事诉讼的起诉,并且面临较为严厉的判决。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对于挪用公款十万元的罪犯,其判决应该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当然,如果罪犯有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比如在挪用公款过程中涉及其他严重犯罪行为,刑期也会相应地延长。同时,如果罪犯能够自首认罪,积极赔偿挪用的公款,从轻或减轻其刑罚。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罪犯来说,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也提醒广大公职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法律纪律,不得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