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家暴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被害人的身心健康,也严重破坏了家庭关系。在面对家暴时,法律应该保障被害人的权益,这包括对抚养权的保护。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把抚养权判给家暴者并没有所谓的一定规定,而是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来判定。一般而言,如果家暴者对被害人造成了精神或身体上的重重伤害,或者没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法院就较有可能将抚养权判给被害人。这是因为,法律将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视为非常重要的任务,没有家长有权利违反这一原则。
同时,如果家暴者经过适当的矫正并且已经付出所有的惩罚和赔偿,回归正常生活后,法院也会考虑将抚养权交给家暴者。这是因为家暴者也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尊重被害人的权益,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教育。法院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查,确定家暴者是否已经做出了改变。
总的来说,家暴者是否能够获得抚养权,取决于案情具体情况。如果家暴者已经做出了改变,具备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力和健康的心态,那么法院也许会将抚养权交给他。但如果家暴者依然存在严重的行为问题,那么法律会保护被害人的权利,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