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后达成的一项协议,确定离婚后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具体事项。离婚协议一旦达成,双方都应当履行协议内容,在离婚后不再发生争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会通过欺骗或其他手段骗取对方签署不公平的离婚协议,导致一方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是否仍然有效呢?
首先,如果骗取离婚协议涉及到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那么该协议无效。因为在签署协议的过程中,各方必须基于自愿、公正、平等、诚信等原则进行交涉,如果违反了这些原则,就会导致协议无效。
其次,如果骗取离婚协议并不涉及违法行为,但是其中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协议内容未能充分考虑,导致协议达成后自己受到不利影响,那么该协议可能会被部分或全部宣告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受骗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离婚协议受骗并不意味着该协议一定有效。如果受骗方能够证明协议签署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或者协议内容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等问题,那么该协议可能会被部分或全部宣告无效,以保护协议签署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