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其实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离婚方式,双方博弈程度较低,因此能否改姓需要看具体情况。
首先,姓氏是一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法律规定,任何人在未成年和未婚前都可以随父母姓氏,而成年人如果要改姓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因此,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双方自愿选择是否改姓,如果双方都没有异议,那么就可以在协议离婚中规定改姓。
其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改姓需要到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需要提供身份证、结婚证、协议离婚协议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经过核实无误后,民政部门就会予以允许改姓。需要注意的是,改姓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内容:
1. 名字是否可以随意变更:根据相关规定,民政部门在核实无误后允许改姓,但是名字是否可以随意变更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子女的姓氏:协议离婚中,双方是否有共同的子女,如果有则需要考虑子女的姓氏,一般情况下,在未成年子女的案例中,法律规定其姓氏要继承父亲或母亲的姓氏一方。
3. 社会公共利益:在改姓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例如有些姓氏可以被视为地名或者宗教敏感词汇,一些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名字会被认为不适用于个人,这些名字的转换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审核并得到批准。
综上所述,在协议离婚中,改姓是否能够实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决定,还需要考虑到子女的姓氏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双方都同意改姓,可以选择在协议离婚中规定改姓,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或者因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无法变更,那么也可以尊重法律规定和现实情况,选择不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