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时夫妻双方签署的一份法律文件,用于约定双方离婚后分割共同财产、抚养子女、家庭债务等具体事项。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应当合理分配所有共同财产以及共同承担债务,协调家庭关系,使离婚过程可以顺利进行,达到和谐解决离婚问题的目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离婚协议中的具体条款可能会受到一方或双方的质疑,因此财产等具体事项很可能会引发争议,而产生纠纷。此时,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的具体事项存在争议,不同方面的利益被低估或被忽视,没有合理得到保障,那么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进行解决。
如果一方认为离婚协议中所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公,可以在协议签订后60天内进行申请,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离婚协议无效,并就相应事项作出合理裁决。但是,如若一方在离婚协议中已确认相关财产归属,且并未在协议签订后60天内提出异议,则不能再向法院主张相关利益。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离婚协议所述事项的争议,双方争取在协议中详细列明所有财产、债务和其他具体事项相关条款,聘请律师进行咨询和协助,以确保离婚协议可以合法、公平地解决所有涉及的问题。
总之,在签署离婚协议之前,双方应当明确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合理地协议好离婚后所有财产、债务和其他具体事项的相关条款,尽量避免各种争议的产生。如果出现争议,双方应及时寻求律师的帮助,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